綠色溢價
本來,
碳交易和碳稅的核心目的是將
碳排放的外部社會成本轉移到個體成本之中,從而促使經濟主體
節能減排,然而,這種成本轉移需建立在對碳價格清晰的度量之上,目前各國對于碳價格的估算結果差異較大,不利于碳交易、碳稅制度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為解決以上
問題,由比爾·蓋茨提出的“綠色溢價”新型理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的同時備受關注。所謂“綠色溢價”,它就是指在某一經濟活動中,清潔能源成本與化石能源成本之間的差異。“綠色溢價”理念側重不同經濟活動的成本比較,當其為負值時,則意味著化石能源成本高于清潔能源成本,經濟主體更愿意采用清潔能源從而減少碳排放。“綠色溢價”理念提出及其分析框架,為碳價格的度量提供了一個新視角,即通過計算經濟活動過程中清潔能源與化石能源的成本差異,為碳價格提供一種穩定且能夠自發適應地域差別的度量方式,形成一種具有操作性的分析工具,可以作為碳交易、碳稅的新型載體,使這兩種制度能夠更加有機、有序的發揮調控作用。
總而言之,“綠色溢價”理念及其分析框架至少有以下幾點優勢:(1)具有更好的綜合性。綠色溢價的分析框架能夠包含碳價格的影響,可以作為碳稅、碳交易的載體,較已有的各類指標有更好的綜合性。(2)具有更好的可評估性。這一工具不涉及對未來環境影響折算等長期不確定性的評估,估算的是當前成本差異,使用過程中可評估性和可操作性更強。(3)更有利于促進技術創新。降低綠色溢價的核心在于創新,這一理念的使用能夠引發更多對技術創新的關注,并促進技術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綠色溢價”仍然屬于概念階段,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具體問題,例如,相比碳價格的統一標準,綠色溢價在不同行業存在較大差異,由于綠色溢價的計算涉及到商業模式、技術條件等要素的分析,為具體使用帶來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