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結構轉向“綠色”
經濟觀察網: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
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對于降低能耗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吳國強:十四五期間,
鋼鐵、
水泥、
化工等重工業企業將面臨更嚴格的碳排放量約束,必須進一步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隨著非化石能源成為能源增量的主力軍,光伏、風電、核電、氫能領域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新能源汽車機遇廣闊。同時,碳
排放權交易和綠色金融等措施的展開,也將推動高耗能的產業加速轉型。
今年要實現能耗和碳排放目標,必須要優化產業布局、改善能源結構。以電解鋁行業為例,在考慮清潔能源富集地區生態承載力的前提下,應該鼓勵電解鋁產能向可再生
電力富集地區轉移、由自備電向網電轉化,從源頭削減二氧化碳排放。
中國要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很重要的一條路徑。從融資的角度看,新能源領域直接融資需要提速,讓資本與產業發展正向循環。新能源產業的擴張、傳統高耗能行業的整合都離不開一個高效的資本
市場,這也是資本市場助力國家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意義所在。新能源產業可以通過IPO、再融資、發行綠色債券、綠色信托、碳中和主題基金等方式獲得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