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市場迎百天
ccer交易
市場審批重啟預期的升溫,正值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運行百天節點到來之際。目前該市場總成交額超8億元,呈現出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逐漸走低的整體趨勢。
康子冉對記者分析,成交活躍度低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只納入了
電力行業,其他高污染行業沒有納入。“交易所已陸續開展相關培訓,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全國
碳市場并進行開戶流程指導及交易能力建設。”
陳占明表示,由于全國碳市場剛成立,很多企業對于碳市場還處于觀望階段,甚至對于交易方式和交易規則都還處在學習過程中,因此交易量低是非常正常的。
此外,為減少短期對于控排企業成本的壓力,免費
碳配額分配比例相對較高,也被視為誘因之一。
“現有的價格是歐洲碳市場的十分之一不到,對企業的碳
減排激勵作用有限。從歐洲經驗看,初始免費配額是決定碳權價格的關鍵,從減排激勵看,逐年穩健上漲,而非大漲大跌的碳權價格走勢,對于逐步激勵企業減排技術的投入更為有利。一旦價格波動過大,企業對于碳權價格不確定性增強,會影響企業對于減排技術投入的規劃。價格過低,也會造成企業減排意愿不足,價格短期過快上漲,企業成本壓力過大,也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康子冉介紹。
有企業方對記者透露,由于長期看漲碳價,配額惜售現象較為普遍。袁理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根據自身對市場的判斷決定是否買賣,目前大部分企業選擇將多余的配額進行儲存,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
袁理認為,在碳市場啟動初期,參與主體受到控制,配額松緊程度偏向緩和,從而使市場平穩啟動。“我們認為隨著市場逐步發展,配額價格與交易量將會得到顯著改善。一方面,未來將適時引入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從而促進交易活躍度。另一方面,多個行業已開展碳排放測算及上報工作,八大行業有序納入配額總量有望擴容至80億噸/年。由于我國碳達峰
碳中和減排壓力不可謂不大,預計配額將加速收緊推動碳價上行。”
袁理這一推論的原因在于國際對標。“全國碳市場目前配額價格在50元/噸徘徊,而歐洲碳價60歐元/噸。我國碳價遠低于海外成熟市場碳配額價格,國內碳價存在進一步上行空間。”
隨著首個履約期臨近,全國
碳交易市場開始出現趨于活躍的新跡象。陳占明表示,對全國碳市場的效果難以根據這三個月的運行進行簡單判斷。“我國過去進行試點碳市場的時候就出現非常顯著的一個時間特征,也就是在履約清繳期接近的時候成交量會明顯上升;而我國全國碳市場的第一個履約截止日期是今年的12月31日,因此,在這個日期之前判斷市場熱度尚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