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訪魯政委:更好發揮碳市場價格發現作用 破解綠色發展外部性困境

2021-7-20 10:38 來源: 金融時報

傳統金融主要依靠市場力量分配信貸資源,但綠色產業往往受困于“外部性”而出現市場失靈。您認為應該如何引導社會資本更好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魯政委:面對“外部性”問題,一個關鍵思路就是要優化激勵約束機制,使碳排放的隱性成本顯性化,外部成本內部化。在這方面,我認為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30·60目標”本身是一種預期引導,能夠穩定社會預期,進而引導市場行為。例如,過去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不統一,導致行業發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讓很多投資者徘徊不前。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日漸明朗,投資預期回報率提高,有望讓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到低碳轉型中來。更多中長期資金的進入,對低碳技術創新的誘導作用會增強,進而激發企業開發和采用低碳技術的意愿,更好推動碳達峰、碳中和。

  二是提供相應制度安排,即通過政府制度安排把外部性內部化。具體來看,就是在“30·60目標”下,給出明確的路線圖,細化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相關的配套制度。例如,給各行業分解具體的任務和目標,制定明確的數量達標要求,形成市場主體投資減排的壓力,由此可以吸引企業提供減排解決方案,讓市場更好發揮作用。

  三是必要時可以提供一定的補貼,但要注意避免過度扭曲市場行為。在推動減排初期,一些技術使用成本較高,提供補貼可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誘導市場啟動,隨著發展過程中成本的持續降低,在實現商業可持續時,補貼就要及時退出。在光伏、電動車等領域,我國都有這方面成功的政策實踐經驗。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