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從政策推動到市場選擇,綠色金融體系構建邁入2.0新階段

2021-6-29 21:23 來源: 第一財經 |作者: 劉功潤

與市場規模效應相比,綠色金融體系構建還需再上新臺階


“十三五”時期,我國綠色金融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有效帶動我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約12萬億元,存量規模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超過8000億元,居世界第二。同時,我國綠色金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綠色貸款不良率遠低于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綠色債券尚無違約案例。

雖然我國在綠色金融市場已完成“規模趕超”,但還應該清醒意識到,我國現階段綠色金融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突出表現在綠色金融體系上還存在很大差距,比如: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不完備、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平臺割據、綠色中介服務體系發展滯后以及綠色金融交易工具缺乏創新、綠色產業環保技術標準復雜導致綠色融資項目的風險性增加等。

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重點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一是,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設。2021年3月生態環境部消息顯示,全國碳市場建設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要確保在2021年7月前啟動上線交易,加快全國碳市場制度體系建設,優化碳交易機制,推動碳金融產品體系的層次性發展。

二是,鼓勵中小規模銀行與大型銀行共同發展綠色信貸,尤其是針對綠色私營企業和綠色中小型企業的貸款。

三是,將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投資納入保險公司的績效評估,保障長期投資者對綠色項目投資的價值回報。

從系統觀的角度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要實現從1.0版本向2.0版的新跨越,還需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

一是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為規范綠色金融業務、確保綠色金融實現商業可持續性、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強化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持續推動金融機構、證券發行人、公共部門分類提升環境信息披露的強制性和規范性;

三是逐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通過綠色金融業績評價、貼息獎補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綠色資產配置、強化環境風險管理,提升金融業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能力;

四是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鼓勵產品創新、完善發行制度、規范交易流程、提升透明度;

五是積極拓展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積極利用各類多雙邊平臺及合作機制推動綠色金融合作和國際交流,提升國際社會對我國綠色金融政策、標準、產品、市場的認可和參與程度。

(作者系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1234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