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正在敦促發展中國家在減排貢獻方面作出最大程度的承諾
遭受抵制的資金路線圖
斯邦塞的判斷同波恩會議的談判形勢高度吻合:發達國家正在敦促發展中國家在
減排貢獻方面作出最大程度的承諾。
與此同時,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從能源制度轉變所需要的經濟和技術變革成本是非常昂貴的。
在資金方面,發達國家曾在墨西哥坎昆會議上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對全球氣候基金注資1000億美元”。
目前為綠色基金提供的首批融資已達93億美元,其中法國提供了近10億美元;然而,這仍是杯水車薪。發展中國家希望在巴黎能達成一個資金路線圖,明確到2020年,1000億美元資金將如何進入綠色基金。
在波恩會議上,發達國家仍在抵制這一路線圖的構想。
斯邦塞認為,發達國家在巴黎會議上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整體目標?!拔覀円蚕M?,中國這樣有能力的國家志愿出資?!?/div>
目前發展中國家希望發達國家能夠解除低碳技術在知識產權等方面的貿易壁壘,而發達國家則希望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商業方式來獲取技術,不想在巴黎協議中提到任何有關知識產權問題。
一位法國外交部官員曾在巴黎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發達國家在巴黎會議期間,能夠在資金問題上達成更遠大目標,但也希望發展中國家作出貢獻。
波恩會議進入尾聲,同期在德國召開的七國集團會議已經先期落幕。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七國會議中囊括一份“氣候變化合作聲明”看作是她此行的首要任務。
默克爾成功了:七國集團不僅承諾要維持全球升溫在2℃之內的目標,還首次承諾在本世紀內,七國集團的經濟要徹底“去碳化”。
這意味著到2100年,七國集團國家的
碳排放將為零(這意味著,要么排放為零,要么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在排放之后被捕捉儲存)。七國集團還聲明,將在2015年促使綠色氣候基金開始運作。然而,這份聲明在如何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方面,概念依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