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美國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及排放數據管理機制調研報告

2014-12-31 22:49 來源: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網站 |作者: 劉保曉、李靖、徐華清

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與設施層面排放數據管理


三、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與設施層面排放數據管理

美國的溫室氣體報告制度作為一項與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互補的溫室氣體數據管理制度,從2010年開始就要求大排放設施(企業、供應商)核算其排放量并報告相關信息,2014年9月30日,EPA還發布了第四年度(2013年)設施層面溫室氣體排放報告。

    一是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基于《清潔空氣法案》相關條款授權,并根據國會撥款法案的要求建立。美國關于空氣污染的立法可追溯到1955年,1970年通過的《清潔空氣法》(CAA)被認為是美國第一部全面監管靜止和移動源氣體排放的聯邦法律,后于1977年、1990年進行了兩次修訂。該法授權EPA制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AAQS)以保護公眾健康、公共福利和控制有害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法案第114節a部分授權EPA行政官員可以要求“擁有或操作任何排放設施、制造排放控制設備、處理裝置的廠家,或者行政官員認為那些可能掌握信息的任何人必須監測和報告其相關排放信息”。法案第114節c部分要求EPA向其他政府部門、企業代表等其他相關人員公開a部分所獲記錄和報告(除保密數據外)。1990年修正案的第821節“有關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信息收集”的條款則要求EPA頒布法規,對根據第五章取得許可的設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監測,并要求EPA核算并監測這些設施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存入數據庫并向公眾公布。由于《清潔空氣法》未將溫室氣體列舉為空氣污染物,EPA是否有權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管制一直存在爭議。2007年,美國最高法院認定二氧化碳屬于空氣污染物,2009年12月,EPA根據該判決將二氧化碳和其他5種溫室氣體列為大氣污染物,至此EPA擁有了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管制的法定授權。2008年,美國《國會撥款法案》F部分第二章關于美國環保署的“管理規定”(H.R. 2764—285)條款中要求從EPA環境項目和管理賬戶中拿出不少于350萬美元用于建立和發布溫室氣體排放強制報告規則,對全美所有經濟領域達到一定門檻的排放源試行強制性報告制度。在此要求及《清潔空氣法》授權下,EPA于2009年10月30日在聯邦公報中發布溫室氣體強制報告規則(74 FR 56260),即《美國聯邦法規》共40篇98個部分(以下簡稱CFR40 Part 98),并于2009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二是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涉及41類排放源的所有溫室氣體,覆蓋的直接排放量約占美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總量的一半,并對記錄、報告、核查和數據存檔等報告各環節做出規范要求。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適用于溫室氣體直接排放源、化石燃料和工業氣體供應商、以碳封存等為目的的二氧化碳地下注入,要求滿足一定門檻排放設施的所有者、經營者或供應商監測并向EPA報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含氟氣體的年度排放數據。報告制度涵蓋41類排放源,其中33類為直接排放源,6類為燃料、工業溫室氣體供應商以及2類二氧化碳注入,針對以上每種排放源發布核算方法指南。報告制度規定,每個設施或者供應商必須確定一名授權代表負責認證、簽署和提交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報告制度要求報告主體以電子方式報告以下主要內容:存在排放的機組、設施、生產線和活動的必要說明;能源消費等活動水平基礎數據;計算方法;實測排放因子分析結果、燃料熱值、含碳量等其他參數選取;以及設備運行過程中涉及排放的其他數據等。為保證連續監測和數據質量,報告制度不僅要求報告者制定書面的監測計劃,而且對監測設備精度校準和安裝維護制定規則,并要求報告主體對相關資料文件留存至少三年。2013年的報告顯示,美國共有8936個設施或供應商參與溫室氣體報告項目,包括電力、油氣系統、煉油、化工、金屬、礦物、造紙、廢棄物和其他等九個行業年排放量在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7879個直接排放設施、965個供應商、92個二氧化碳地下注入設施參與了報告。2013年,報告的直接排放總量達到31.8億噸,其中發電廠排放21.0億噸,占直接排放總量的66.0%。從2012年數據來看,直接排放占美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總量的48.5%,由于燃料供應商的一部分排放和二氧化碳地下注入的排放數據的保密要求,EPA并未完整發布這兩部分的詳細數據,據相關官員介紹報告總量約覆蓋全美85%~90%排放量。

三是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采用電子化報送,建立了以電子核查為主、輔以現場審核的核查模式,實現了數據無縫采集和核查。CFR40 Part 98的第98.5章節在涉及排放報告提交形式時指出,“每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以及授權代表的認證必須按管理部門規定的格式要求以電子形式提交”。早在CFR40 Part 98最終版本發布之前,EPA已開始著手設計并研發綜合數據管理平臺,以滿足排放數據實時、統一、準確、高效地收集、核查和發布的要求。綜合數據管理平臺主要由溫室氣體電子報送工具(e-GGRT)、綜合核查引擎系統(iVP)、發布入口(FLIGHT)等系統組成,實現了實時報送、準確核查與高效發布的無縫銜接。其中,e-GGRT于2011年投入使用,包括用戶注冊與驗證、設施注冊與管理、溫室氣體數據輸入/上傳和計算、實時數據驗證、年度排放報告生成與提交等功能,含41類獨立的排放源類別模塊,采用電子表格上傳、XML批量上傳和在線網頁表單提交三種方式。在數據核查方面,EPA基于成本和數據發布時效性的考量,采取全面的電子核查與適當的現場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電子核查分為提交前的數據驗證和提交后的數據審查。數據驗證主要借助e-GGRT的實時驗證反饋功能實現,數據審查是在報告提交之后,利用iVP系統對從e-GGRT系統導出的XML格式的報告文件進行基于區間、算法、統計和年度趨勢分析等邏輯的潛在錯誤標注。在電子核查的基礎上,EPA職員對標注的潛在錯誤進行判斷,必要時聯絡報告方或開展現場審核。

四是美國溫室氣體報告制度建立了數據公開機制,已形成每年9-10月發布上年度數據,并面向不同需求搭建多種發布途徑。排放數據的公開、透明和可獲得性使其被美國聯邦、州政府機構、企業、研究機構以及公眾廣泛使用。EPA分別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9月和2014年9月發布了2010到2013年度設施級溫室氣體排放數據(除保密數據以外),目前已形成每年9-10月份發布上年度排放數據的常態化機制。為滿足不同數據使用需求,EPA通過多個網站多種形式發布數據,Hightlights網站提供高度概括的行業分析報告, Flight網站提供基于地理空間的重要數據元素快速查詢,Envirofacts網站提供全部非保密數據的下載。數據服務于政策規劃和評估、溫室氣體項目開發、提高能效和防治污染等領域并滿足公眾信息查詢的需求。定期公開一方面增強了公眾對美國溫室氣體排放源和排放情況的了解,起到支持和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督促企業填報,提高溫室氣體報告數據的質量。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