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
加快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
一是不斷拓展、深化中關村國家科技金融創新體系。針對科技企業特點不斷創新各類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進一步推動銀行加大對科技信貸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中關村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培育引導機制、信用激勵機制、風險補償機制、組合融資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促進科技成果
市場轉化;不斷完善現行中關村信用擔保機構風險準備金制度和財政有限補償擔保代償損失制度,推動信用擔保支持體系建立;不斷創新風險管理機制,培育發展科技保險,創新科技項目管理機制,引導社會投資積極參與,通過深化金融支撐作用,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穩步推進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建設。
二是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統籌提升企業上市獎勵和證券機構積累發展獎勵
政策,持續推進企業上市,做大做強
北京板塊和中關村板塊。堅持創新發展,積極推動資產證券化,全力推動并購重組業務發展,大力推動優先股在北京國資系統、銀行系統試點推廣。全方位支持“新三板”在京發展,大力推進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發展。
三是進一步提升首都金融要素市場的競爭力和輻射力。進一步發揮各產權交易平臺作用,推動各類交易資源的市場化。推動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圍繞地權、林權等進一步發揮中國林權交易所等平臺功能。發揮北京環境交易所平臺功能,圍繞
碳排放、排污權、水權等進一步拓展新業務、開發新品種。利用市場手段進一步探索地區間生態橫向補償機制。加快推進設立版權交易中心,北京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等交易場所,不斷培育交易主體、規范文化資產交易行為,支持各文化交易所開展以版權交易為核心的各類創新業務。發揮中國技術交易所平臺優勢,進一步健全技術轉移機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條件,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創新商業模式,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
四是加大融資統籌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本市重大項目、重點領域的資金對接工作。進一步完善“政金企”溝通交流機制下的服務體系,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本市重點項目融資,有重點的、逐步向社會資本放開相關領域的投融資門檻和渠道。逐步建立全市重點項目、區縣重點項目、中小企業、綠色金融、水務、二機場等分領域的專項服務機制,做好專項服務,推進重點領域融資工作。加大融資產品創新。利用好政策性銀行的開發性金融優勢,加大對本市基礎設施、水務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針對本市棚戶區改造、水務投融資、保障房、軌道
交通等重點領域融資需求研發新的產品;研究市政債等在本市發行的可行性。
五是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水平。加快推進首都金融服務商會建設,通過商會搭建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電子交易平臺。充分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小微企業融資中的主渠道作用,定期組織小微企業與銀行的對接會。積極推動在中關村示范區民營銀行試點工作,為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專業化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融資擔保聯盟的設立以及本市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引導和鼓勵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切實服務小微企業。研究探索建立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