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零碳”園區
“零碳”園區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通過能源、產業、建筑、
交通、廢棄物處理、生態等多領域技術措施的集成應用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實踐,實現區域范圍全生命周期
碳中和的綜合性示范工程。
2021年1月,經
北京綠色交易所
認證,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成為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園區;2021年10月,隆基股份宣布將于2023年將保山隆基生產基地打造為隆基股份首個“零碳”工廠;10月12日,遠景宣布將在鄂爾多斯落地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述園區在落地時間、地點及園區內產業結構方面等差異明顯,但在園區“零碳”的實現路徑方面,高比例的綠電供應和消納成為其一致的選擇。
其中,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可通過鄂爾多斯當地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和智能電網系統,實現高比例、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生產與使用。提高新能源裝機總量、發展儲能,新能源替代并疊加
碳排放管理是核心的實現路徑。
這與金風科技的碳中和園區有著相似之處。據了解,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部署了4.8MW分散式風電、1.33MW分布式光伏和釩液流、鋰電池、超級電容等多種形式儲能。2021年1月,該園區獲得北京綠色交易所認證,成為中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園區。
除了遠景、金風科技外,另一家新能源企業也提出了“零碳”構想。今年10月,隆基股份方面宣布,在2023年將保山隆基生產基地打造為隆基股份首個“零碳”工廠。
彼時,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表示,“零碳”工廠將是“零碳”隆基之始,也將是隆基“Solar For Solar光伏能源制造光伏產品”發展模式的試驗田。
關于“零碳”工廠的實現路徑,李振國提出了“四步走”戰略:第一步,確保隆基保山基地全年度100%使用綠色
電力(RE100);第二步,完成保山基地碳碳沉積材料生產技改,大幅度降低天然氣泄漏排放(EP100);第三步,推進基地內綠色交通和綠色辦公(EV100);第四步,購買
ccer等抵消基地不能完全減少的碳排放量(
碳資產管理)。
據悉,除綠電供應之外,數字化技術應用賦能園區管理是“零碳”園區另一重要特征。
在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集控中心是支撐園區運轉的關鍵。它管理著園區內每棟樓宇和設備,通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統一采集、管理、分析能源、水務、安保、通行等各個系統。
在遠景的園區管理中,無論是電力交易、碳排放監測、管理和
碳交易,都離不開遠景的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遠景智能副總裁、遠景
碳管理業務總經理孫捷稱,“通過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我們希望最終的物聯網平臺不僅僅連接所有的發電設備,還可以將用能終端進行互聯。最終把電力交易、碳交易、碳管理、能耗管理全部打通。這是我們在‘零碳’產業園內對于能源物聯網的最終形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