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首先做減法
如果2060年中國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人均
碳排放大約要降低到1噸左右。而2019年,我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每年9.7噸。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從生活的一點一滴來做出改變。
我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但是我們也有很多辦法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服裝在生產過程中,需消耗大量能源,同時會產生廢氣等污染物.每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
節能約2.5千克標準煤,相應節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2500萬人做到這一點,就能節約6.25萬噸標準煤,
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
食:盡量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少吃1次快餐,就能減少0.48kg的碳排放量,少吃1kg牛肉,就能減少13kg的碳排放量。如果1個人1年少喝0.5千克白酒,可節能約0.4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千克。在夏季的3個月里平均每月少喝1瓶,1人1年可節能約0.23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6千克。
?。汉侠硎褂每照{。如果每臺空調在國家提倡的26℃基礎上調高1℃,每年可節電22度,相應減排二氧化碳21千克。出門前3分鐘關空調,按每臺每年節約5度電的保守估計,相應減排二氧化碳4.8千克.全國每年可節電約7.5億度,減排二氧化碳72萬噸。
行:合理利用公共
交通工具。以開車上班為例,一天不開車,按上下班來回共10公里及每1公升汽油行駛10公里估算,可以減碳2.24千克。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
看電視一小時增加碳排放0.096千克;
丟一公斤垃圾增加碳排放2.06千克;
搭電梯上下一層樓增加碳排放0.218千克;
用洗衣機40分鐘增加碳排放0.117千克;
飲水機保溫每天每臺增加碳排放0.805千克……
我們平常沒有注意的生活點滴里面都在產生大量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