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新能源規模化發展將成為天然氣產業重要選項
就未來發展方向而言,專家認為,支撐新能源規模化發展將成為天然氣產業重要選項。
當前,我國正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
電力系統,未來隨著大比例波動性新能源電源接入,我國新能源消納和電力系統調峰將面臨更大壓力。
據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專家介紹,截至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發電量滲透率已超過9%,當新能源發電量滲透率達到10%以上時,現有電力系統的調
節能力、靈活性將難以滿足系統穩定運行的需求,應提高包括源、網、荷、儲在內的系統靈活性。
“氣電單位
碳排放是煤電的50%左右,是調峰電源的重要選項。”田磊說,在“雙碳”目標下,天然氣可以成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
在這一背景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董秀成認為,后期天然氣下游利用產業存在一定發展空間,但可能會逐步走向以發電為主,作為電網運行安全和穩定的調節器。
考慮到當前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特點,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專家預計,未來我國新增氣電將重點布局在西氣東輸沿線地區,以及價格承受力較高、氣源落實情況較好的中東部沿海地區。
此外,田磊認為,基于可再生電力的氫能路線將在未來的工業、
交通和發電部門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是支撐未來非化石能源發展及電氣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條件。而天然氣制氫是碳排放量最低的化石能源制氫工藝,在撬動氫能利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有潛力成為培育氫能產業鏈的優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