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全省碳排放總量快增態勢基本扭轉,在四川,碳排放總量快增態勢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
推進會上,據省生態環境廳氣候與合作處副處長王卓介紹,根據2005、2010、2012、2014、2016、2018年度省級溫室氣體清單,全省二氧化
碳排放總量(含土地利用變化和利用)總體穩定在3億噸左右。其中,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最多,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但由于
四川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較高、
電力供應結構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較高,能源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十三五”前四年,在全省GDP年均增長7.8%、城鎮率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能源消費年均增長3.2%的情況下,人均碳排放為3.2噸,是全國最低的兩個省份之一。
在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的背后,是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加快。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創建國家和省級綠色工廠296家,建設工程
節能標準設計階段執行率達100%,新增和更新城市
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連續3年超過90%,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占比突破84%,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達50%以上,化肥使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