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貫穿產品整個周期,改變產品制造方式
新版《計劃》指出,將在未來10年內減少歐盟的“
碳足跡”,使可循環材料使用率增加一倍。新版《計劃》的重點包括做出減少廢棄物的目標承諾;制定產品可持續性標準的
政策框架并進行立法;注重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管控化學產品等危險廢棄物等。有分析認為,這些規定將使歐洲的工業業態發生根本性變化。
此前,歐盟的
減排工作主要集中于發展低碳能源,新版《計劃》貫穿了產品從設計制造到消費、維修、回收再利用等整個周期,其中電子通信、紡織品、廢舊電池、塑料、建筑等行業將作為計劃實施的重點領域。該《計劃》要求歐洲企業提供更多創新方案,設計更加環保和智能的產品。
歐洲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存在嚴重浪費現象。以通信產品為例,歐洲每年售出2.1億部智能手機,大多數民眾不到3年就會更換新手機,產生了相當數量的電子垃圾。據統計,將歐洲全部智能手機的使用壽命延長一年,能減少210萬噸二氧化
碳排放量。
對此,新版《計劃》提出“電子循環計劃”,鼓勵生產商通過提高產品的可重復使用性和可修復性來延長產品使用壽命,鼓勵消費者轉售二手產品。
歐盟希望到2030年使地區內廢棄物減少一半,還將探索對廢棄物進行統一回收分類的“歐盟模式”。“我們應該終結‘一次性文化’。”歐洲環境局官員讓·皮埃爾·史威哲表示。
歐委會執行副主席、“歐洲綠色協議”負責人蒂默曼斯表示,目前,歐盟仍停留在“生產—消費—丟棄”的傳統線性經濟模式,只有12%的二手材料得以循環利用。新版《計劃》的實施有望改變歐盟產品的制造方式,鼓勵消費者做出更可持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