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低碳經濟時代企業發展戰略該如何調整

2014-5-7 15:14 來源: 中國高新區 |作者: 過璐璐

企業如何調整發展戰略


企業如何調整發展戰略
我國于2005年末頒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標準》,2007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以及2007年6月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都提出了到2010年末單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戰略目標。2008年10月,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詳細描述了中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在哥本哈根會議召開之前,中國又提出了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相對于中國政府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姿態以及一些跨國公司和國內先進企業的積極行動,我國大多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調整思路不甚明晰。就連國內房地產龍頭企業的掌門人王石都坦承,前期萬科推行住宅產業化和精裝房的初衷,不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而是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后來才發現這兩者其實是一致的。
如何順應低碳經濟時代的潮流調整發展戰略,對中國企業家們是一場新的考驗。筆者認為,在低碳經濟時代,中國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第一,把節能減排目標作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內容。對于企業而言,當前實踐科學發展觀最現實的舉措,就是在發展戰略中確定比較先進的節能減排目標。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需要全國上下特別是企業公民的共同努力。企業盡可能多地承擔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不僅能夠贏得公眾和客戶的信任,且用較嚴的標準自律也有利于企業增強危機意識和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有利于企業在更高的層面捕捉綠色革命帶來的商機。
第二,把履行節能減排社會責任納入改善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議事日程。傳統的公司治理大多基于分權與制衡而停留在公司治理結構的層面,比較注重如何安排公司股東、董事、監事和高層經營者之間的制衡關系(即側重于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而廣義的公司治理不只關注股東對經營者的制衡,還包括通過正式或非正式、內部或外部的制度,來協調公司與股東、雇員、消費者、供應商、政府和社區等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治理的目標不僅是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從而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趶V義的公司治理理念,企業應超越內部治理結構的窠臼,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并利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會計準則和相關審計等治理機制,在理順各利益相關者責、權、利關系的基礎上,保證公司持續而有效地運行。國家審計署于2009年9月發布了《關于加強資源環境審計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從2010年起將資源環境內容納入審計方案并組織實施。就企業而言,應主動通過內部審計等內控手段,對節能減排進行自我約束,以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的行動體現改善公司治理的成效。
第三,把節能減排的綠色商業理念融入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僅拼“硬實力”,還要拼“軟實力”,在有些場合后者甚至起更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軟實力”的集中體現,將節能減排的綠色商業理念有機地融入企業文化,并以這種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文化重塑員工的行為準則和企業的社會形象,應成為企業在低碳經濟時代提升其無形資產價值的重要手段。
第四,把節能減排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開發放在企業自主創新的首位。不斷開展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是企業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力的恒理。在低碳經濟時代,企業應優先考慮節能減排方面的自主創新,并以此為契機整合多方資源,推進企業全面創新,把創新的成果及時、有效地轉化為“三低一高”(低耗能、低排放、低成本和高性價比)的產品或服務。從事單晶硅棒/片、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發和生產的山西天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涂鋇坩堝技術,不僅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成品率,在降低設備能耗方面也走在同行最前列,嘗到了通過低碳技術創新提高競爭力的甜頭,他們的經驗值得廣大中小企業借鑒。
第五,適應低碳消費潮流設計新的商業模式。提高企業競爭力不僅可以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來實現。在低碳經濟時代,無論是作為生產資料消費主體的企業,還是作為生活資料消費主體的居民個人,消費文化都將發生顯著的變化。如果固守傳統的商業模式,必然被新興的低碳消費潮流所拋棄。最近,以提供城市燃氣為主業的新奧集團通過與IBM的合作,試圖基于全新的商業模式——節能環保工程外包,從傳統的能源供應商向節能管理服務商和環保設施特許經營商轉型。據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的專家預測, 未來我國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發展,節能服務的年總產值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預測,到2012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新奧集團的商業模式轉型,正是瞄準上述潛在的巨額市場份額。
第六,將經營團隊塑造成追蹤和運用低碳知識/信息的“學習型組織”。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提出將企業建設成“學習型組織”,一度成為全球企業崇尚的管理模式變革。在低碳經濟浪潮洶涌澎湃的今天,彼得?圣吉認為除了通過建設學習型組織之外,企業還必須根據生態環境的變化進行跨界合作,探索走出“增長極限”困境的新路子。筆者認為,在新的經濟格局下,企業還應增強追蹤和運用低碳知識/信息的能力,以便及時采取適當的對策應對氣候變暖,在與自然、社會和諧共處中拓展新的市場。如此看來,低碳經濟時代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應該是更能適應外部環境去學習和創新的“學習型組織”。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商學院)
12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