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IEA發布2015能源技術展望:應對氣候變化還要靠技術創新

2015-7-2 17:00 來源: 無所不能

6月30日,中國提交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提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如何腳踏實地的實現這樣的“宏圖壯志”?各方看法不一。但對國際能源署(IEA)來說,能源技術創新也許是一條更有效的路徑。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2015能源技術展望》(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5,ETP2015)。通過綜合量化模型和案例分析,STP2015指出能源技術創新是實現氣候變化減緩目標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對于新經濟體。同時,技術創新也是實現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目標的重要支撐。 

現狀:低油價下的能源轉型“痛并快樂著”

ETP2015指出,就全球而言,到2050年時GDP能源強度和一次能源的碳強度與現在相比需降低60%左右,即全球能源強度年度減少率需要從如今的每年1.1%增加到2050年的每年2.6%。隨著油價維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的低位,給能源體系低碳化創造了挑戰和機遇:一方面,化石燃料價格意外走低對推遲能源體系轉型具有誤導性;另一方面,低油價也為意味著目前正處在逐步消化石燃料補貼和引入碳定價的好機會。 

“IEA發布2015能源技術展望:應對氣候變化還要靠技術創新”


此外,IEA分析認為,曾經顯示了廣闊發展前景的電動汽車和光伏之外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已經不能夠助力2°C情景目標的實現。從終端消費的角度來看,電力供應低碳化和電力利用效率提升依然是關鍵:電力在終端能源總消費中占比26%,到 2050年時會成為最大的最終能源載體,略微超過石油產品。要實現2°C情景,全球電力生產的平均碳強度減少90%以上,這個數字與去年ETP2014的分析數據保持了一致。此外,各種能源最終用途中,IEA認為供暖和制冷系統的低碳化潛力巨大:建筑供暖、制冷和工業領域占終端能源消費的將近40%——大于交通領域所占份額(27%)。 


光伏、風能和碳捕捉技術最被看好

ETP2015數據顯示,到2050年風能和光伏有潛力為每年的電力行業減排貢獻22%的份額。為充分挖掘過去20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的可再生能源性能改進,現在需要開展系統層面的創新:創新需要從風能和光伏系統擴展到減少風能和光伏太陽能波動性或增加電力系統靈活性的使能技術。此外,要獲得較高水平的風能和光伏推廣,需要開展需求側整合、能源存儲和智能電網基礎設施的創新。目前還需要有一套完整且精心設計的政策市場監管框架。 

除了可再生能源,在利用化石資源的同時為CO2減排目標做出貢獻的碳捕捉與儲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同樣發展前景較好。IEA指出CCS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投資熱情和行業模式創新與借鑒。也需要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市場化的工具來應對技術放大早期的投資風險和市場失靈:包括將CO2封存資源作為國家、區域或私營資產進行開發的各種活動。政府也可借力CCS的政治價值,避免化石燃料電廠的提前退役。 

如何激勵創新?政府政策仍是關鍵

“迄今為止的經驗表明,需要制定能夠反映技術成熟度的具有戰略性的統一的政策和市場框架,從而為技術創新提供支持”,IEA在報告中這樣評價政策在激勵創新中的重要作用。IEA認為,對于早期創新,單靠R&D并不能實現必要的性能改進和成本削減,必須借力示范和推廣工作中的學習實踐,這些示范和推廣工作 可以從非氣候驅動因素中獲益。 

但成功的開發和示范并不能保證某種特定的技術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即便低碳技術已被證明在主流市場條件下成本是合算的,其他(非成本)壁壘也會阻止它們的普及:諸如最低能效標準和宣傳等都有助于創造迅速擴大推廣規模所需的有利市場環境。因此,需要開拓新的政策或監管思路(如建筑、車輛標 準和規范,電力系統中的市場規則)以及整個工業產品價值鏈上的跨行業公私合作框架。諸如捕捉和評估技術創新的多重效益,開展消費者行為研究,捆綁政策組合以解 決多重障礙這類具有創造性的工作方法都有助于促進技術推廣。 

新興經濟體能源技術創新將成為實現氣候變化的“第一動力”

持續增長的能源和基礎設施需求為新興經濟體通過推廣低碳技術減少CO2排放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機會。IEA指出,在基礎設施擴建期間,新興經濟體可以成為早期推動者,采用系統化方法推廣先進低碳技術。相比之下,如果經濟體處在穩定和成熟階段,低碳過渡會讓現有發電企業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新興經濟體要實現這一潛力,需要兩個關鍵前提條件:第一,通過國際合作支持技術和知識轉讓,并積累自身創新技能和能力;第二,為具有商業可行性和創新性的能源技術建立有利的市場環境。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研究、開發和示范(RD&D)中的總體份額正在上升。在地區層面,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和不斷增加的技術轉讓,連同新興經濟體之內和之間不斷 增加的投資流動,正在創造新的互惠機遇。 

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能源領域研發支出總量中所占的份額相比1981年峰值時的11%已經大幅下降,自2000年以來保持在3%到4%的平穩水平。因此,IEA指出單靠政府并不能提供與2°C情景目標匹配的清潔能源投資,必須釋放私營資本。為了撬動和引導私營資本,政府需要落實政策工具以緩解投資者對于大型能源投資固有的高金融風險和政策風險的擔憂。報告建議各國政府應參照2015年UNFCCC氣候協定規劃清潔能源未來的愿景,并頒布穩定的政策,通過降低投資者風險緩解融資難的問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