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碳排放披露項目(CDP)最新提交的報告,氣候變化的預警等級仍在不斷增加,全球商業領袖甚至將水危機和極端天氣稱為最高經濟風險。然而,許多全球大公司的供應鏈對于這些
問題重視還不夠。
在調查報告中,只有22%的供應鏈公司正在實施低碳能源項目。即便干旱和洪水越來越普遍,也只有約55%的供應鏈公司對他們的水風險進行了評估。在該CDP報告中,著重列舉出一些杰出的創新措施。美國廢物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 Inc.)計劃到2020年將排放溫室氣體排放降低15%;材料公司杜邦計劃到201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與2014年相比降低15%。
該報告重點介紹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軍供應鏈企業。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沒有點名哪些企業得分較低,該報告將責任歸咎于政府
政策在氣候問題上的不作為,指出哪些領域監管不嚴,以及企業有關可持續性和彈性的規劃的不足。而能源
市場發出了情況迥異的信號:例如,油價暴跌的同時太陽能市場嶄露頭角。這些信號未能幫助激勵低碳措施的實施。
報告解釋說,“這些數據要表達的信息很明確:在測量和報告方面存在監管確定性的國家,如日本或法國,即使在沒有明確受到監管的情況下,供應商披露信息的比例也較高。”“在政府發出的信號很弱或者不存在的國家,如巴西、中國、印度和美國,報告水平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