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是典型的資源型省份, 一油四煤的能源產業是全省經濟發展的擎天之柱,傳統的能源結構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因此提高能源效率迫在眉睫。通過構建CRS 及VRS 的DEA 模型, 利用DEAP2.1 軟件, 對中國2009 年各省的能源效率進行了分析。能源技術效率為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之積,并且針對能源技術無效的地區,短期內可以通過減少投入而到達生產前沿,而長期可以通過調整規模達到規模經濟。測算結果如下:純技術效率為0.492,規模效率為0.849。測算結果表明黑龍江省能源技術無效是由純技術無效和規模無效共同導致的,即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大量投入冗余及沒有處在生產規模最優點。并且純技術無效占據首要原因,純技術無效導致的能源使用效率低下,也就是說在生產過程中大部分能源都被浪費掉, 導致大量投入冗余。對于黑龍江而言,在不增加產出的前提下, 由純技術無效導致的
節能潛力共計可減少約4 788萬t的煤投入、1 253萬t的油品投入,15億m3的天然氣投入, 即通過減少53%的煤、71%的油品、53%的天然氣,亦可達到原有的產出水平,通過投入指標的調整,短期內可以迅速到達生產前沿面。
黑龍江省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與此同時,
電力需求逐漸增長。目前黑龍江省主要是依靠火力發電, 而火力發電對原煤的巨大需求是導致
碳排放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例如,2010 年黑龍江省火力發電部門碳排放總量為7 640 萬t, 而由原煤消費導致的碳排放為7 353 萬t。因此,為了落實電力行業的
節能減排,關鍵在于制度變化:(1)淘汰電力行業落后生產能力仍需完善新建項目與污染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相銜接的審批制度, 堅決落實等量淘汰(置換)或減量淘汰(置換)制度;(2)對電力行業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完善對電力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和評估驗收機制, 將清潔生產審核作為核算污染物減排量的重要依據,從而提升清潔生產水平。
注重抓好重點工業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
第二產業是碳排放的重災區,尤其是重工業。依據工業行業分類,工業可以分為43個行業。2010年黑龍江省排在前十四的工業行業的排放總量占據工業碳排放量的90%以上,分別為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電力、熱力的生產及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造紙及紙制品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食品制造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其中排名前兩名的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和煤炭開采及洗選業兩個行業的碳排放總量占據工業碳排放總量的50%,因此,工業行業減排目標應逐步落實在以上十四個行業,而首要減排的行業為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和煤炭開采及洗選業兩個行業。
綜述所述, 隨著黑龍江省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在短時間內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迫在眉睫,除此之外重點做好電力部門和工業重點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加快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 為建設小康社會保障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