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結合公司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分析發現,作為古井貢酒發布的首份ESG報告,相較此前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報告在內容和豐富度維度上有了較大提高,但在多項內容的定量維度上仍然有所欠缺。此外,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方面來看,與其他白酒企業相比,古井貢酒在公益領域的投入仍有待加強。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實習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董興生
因一則
市場傳聞,徽酒龍頭古井貢酒(SZ000596,股價267.57元,市值1414.38億元)再次受到行業關注。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古井貢酒有意收購在去年申請破產重組的
河南宋河酒業,后者實控人是前河南首富、輔仁藥業實控人朱文臣。6月13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就此詢問古井貢酒董秘辦,接線人員回應稱“不清楚具體情況”。
如今,白酒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目標200億的古井貢酒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努力,還存在哪些不足?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結合公司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分析發現,作為古井貢酒發布的首份ESG報告,相較此前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報告在內容和豐富度維度上有了較大提高,但在多項內容的定量維度上仍然有所欠缺。此外,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方面來看,與其他白酒企業相比,古井貢酒在公益領域的投入仍有待加強。
6月13日下午,記者就相關
問題向古井貢酒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公司尚未回復。
多項指標缺少定量數據
白酒行業的競爭正在逐步演變成綜合實力的競爭,產品高端化、經營數字化、生產綠色化等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酒企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為階段性的建設重點。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白酒企業往往發布的都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報告),側重講述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披露問題也大多是定性問題。隨著社會關注度的提升以及監管要求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由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轉向“ESG報告”。據記者觀察,今年以來,已經有部分上市酒企“舍棄”CSR報告,轉而發布ESG報告。
在連續十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SR)后,古井貢酒于今年發布了首份ESG報告。與上年報告相比,最新報告的篇幅從11頁增至72頁,覆蓋內容也較以往更為詳實。不過記者發現,在多項關鍵指標上,公司呈現的內容依然以定性內容為主,缺乏定量數據。
比如,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具體舉措方面,公司詳細列出了在預警、責任、檢查、防控四大體系維度的舉措,但并未給出相應的定量數據以展現各環節取得的優化成果。
再比如,在白酒行業爭相布局的數字化領域,古井貢酒在報告中指出,將持續推進5.0戰略,秉承再造一個“數字化、國際化、法治化”新古井的理念,以兩化融合為抓手,借助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白酒+互聯網”數字化轉型。
不過,在具體數據層面,古井貢酒并未披露線上銷售觸達的消費者人次、組織消費者參觀透明工廠的次數以及數字化轉型對各環節的提升幅度等內容。
無獨有偶,在綠色生產領域,古井貢酒的披露也不夠完善詳實。報告顯示,古井貢酒2022年累計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資金6924.0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4.50%,但數值仍略低于2020年的6968.66萬元。
其他指標方面,期內古井貢酒對污水和煙氣的達標排放率均達到了100%,“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減少19.9%。不過,報告中,古井貢酒并未披露公司的“碳達峰數據”以及“
碳中和數據”等相關指標。
社會責任履行仍待加強
2022年年報顯示,古井貢酒當期實現營收167.13億元,同比增長25.9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1.43億元,同比增長36.78%。從營收規模來看,古井貢酒在A股上市酒企中排名第5位。
從黃鶴樓酒業到珍藏酒業,再到如今市場盛傳的宋河酒業,在古井貢酒營收增長的進程中,對外收并購是繞不開的關鍵點。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將被并購企業融入自身管理、文化體系之中,考驗著企業運營能力。
首先看古井貢酒的人才培養機制。報告顯示,2022年度,古井貢酒的員工總人數從上期的10745人增至11310人。公司在報告期內遴選后備人才88人,引進重點高校人才299人,其中包括釀酒、灌裝等技工類人才1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