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2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呼吁全球為抗擊塑料污染制定解決方案。
2020年9月,我國宣布“雙碳”目標,構建了“1+N”
政策體系,建設全國統一
碳交易市場······生產和消費兩端,企業正加速綠色轉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資本市場上,以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為核心的ESG投資涌現。
近年來,資本市場將ESG納入投資框架中,公募基金積極布局ESG。數據顯示,以“ESG”、“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為關鍵詞,在全市場基金中篩選,共得到43只ESG基金(僅篩選初始基金)。截至2023年6月5日,這43只基金總規模合計258.20億元。
從基金成立日看,自2021年以來,ESG基金數量明顯增多。2019年成立4只,2020年成立5只,2021年成立10只,2022年成立10只,2023年截至目前已經成立了8只。
今年年內,43只ESG基金收益率為-2.37%。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同為ESG基金,收益率出現明顯兩級分化。萬家社會責任定開A年內收益率達13.18%,創金合信ESG責任投資A年內收益率達12.67%,而匯添富ESG可持續成長A年內收益率為-11.66%,國金ESG持續增長A年內收益率為-22.07%。
進一步研究單個基金持倉發現,無論是績優基還是績差基,重倉股中都存在非ESG概念個股。比如國金ESG持續增長A,一季度重倉股中,白酒股占據八個席位。
有機構表示,ESG概念剛剛進入國內,企業綠色轉型仍在進行時。市場板塊波動較大,主題基金為保業績,需要跟上
行情。然而,他們仍看好ESG投資在國內的發展。
對于中國企業是否正在實踐ESG,富達國際最新發布的《中國企業的ESG實踐》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上市公司對ESG的接受程度和ESG意識表現出成熟穩健的發展態勢,這將繼續推進ESG在中國市場的提升。
企業正在提升自身ESG方面的能力,迅速發展自己的ESG戰略,并制定將ESG融入其組織發展所需的框架。雖然許多公司已經在ESG方面取得進展,而且發布年度ESG報告的中國上市公司數量也在增加,但按照全球標準,但要達到全球標準還需再接再厲。
報告調查數據顯示,近一半(47%)的受訪公司表示,他們制定ESG戰略是為了滿足客戶期望,而44%的公司旨在滿足投資者期望。三分之二受訪企業計劃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內對自身在ESG重點領域的表現進行評估。超過半數受訪企業將加大在技術和數據能力方面的投入,進而提升ESG數據收集工作的效率。52%受訪企業認為這對于提升透明度至關重要。除了ESG戰略評估和優化數據收集,47%受訪企業也計劃重新對其ESG量化目標進行審查,這向公司內外部各利益相關方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表明了公司對于實現既定目標的決心。
長期來看,企業是否具備正確的ESG經營理念和正確的ESG經營戰略,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進而影響ESG投資。當前,引入了ESG評級,后面,當更多ESG數據或報告公開面世,投資者可以發現投資標的機遇與風險。
地球正面臨多元環境危機,環保變得更加緊迫。資本市場上,ESG投資應嚴選優秀ESG個股,助力優質企業,創造環境價值,從而推動低碳轉型,更好地實現資本的社會效益。